时空传奇 与你相见 山西博物院四大新展与观众见面
山西房地产门户网 2023/09/18
中秋、国庆佳节即将来临,山西博物院四大新展“接二连三又四”地与观众见面。一场青铜盛宴,一载晋地文明,一段翰墨佳话,一代唐都华彩,带来穿越时空的震撼。
“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亮相,汇集三十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百余件文物,集中展示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的丰富内涵。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推出,展出百余件文物,通过山西文物聚焦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从山西古代文明的发展及演变轨迹中深度发掘中国精神特质。
“琴瑟有清声——古代伉俪书画展”,在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厅展出,选取赵孟頫与管道昇、龚鼎孳与顾横波等元明清及近现代6对艺坛伉俪书画作品,展品背后那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令人倾倒,心向往之。
“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在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首秀,通过100余件(组)精品文物,勾勒唐代洛阳城的繁华盛景,展现唐人的文化生活,折射盛唐的开放包容。
大河流金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厚重的大河文明。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是继2020年“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之后,山西博物院策划的又一台诠释黄河文明的主题大展。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成就了中国青铜文明。中国古代青铜器广泛作为礼器,是区别于其他古文明青铜器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典型产物。夏商周三代礼乐典章大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基调。
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早期铜器滥觞于黄河上游,青铜文明曙光初现;距今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出现“器以载礼”的早期国家,奠定了以中原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历史格局;夏代,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文化达到鼎盛。青铜器与礼仪的结合,形成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礼乐文明,并成为王权之象征、国家之力量。“秩序与和谐”的礼乐精神,千年传承发展,深刻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脉。
展览汇集国内11个省、市、自治区三十余家文博单位160余件(组)青铜文物珍品,通过中国青铜器及其蕴含的礼乐内涵两条线,从冶铜技术的滥觞到夏商周青铜文明的鼎盛、从青铜礼乐文明的创建到礼乐精神的延续传承,全方位呈现黄河流域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实证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星火燎原,独开生面”单元,揭开中国青铜时代的序幕。齐家文化的铜刀、铜臂钏等文物,展示中国风格青铜器等样貌。“鼎定中原,王朝崛起”单元,中国的青铜时代延续近二千年,涵盖夏商周三代,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均位于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都城所在,青铜礼器与陶礼器组合使用,明辨身份、和谐秩序,掀开了以礼制为核心的中华礼乐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夏代的铜爵、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等展品,可见夏代青铜文化的影响。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单元,商朝迎来青铜文明第一个巅峰,青铜礼器种类更趋丰富,工艺更趋成熟,装饰更趋繁复,功能也更趋复杂。以酒器为核心的器用制度成为商代礼制的重要标志,从文物三足提梁盉、兽面纹尊等都可见一斑。
“礼德治邦,无远弗届”单元,周人承继夏、商礼制,制礼作乐,形成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体系完备的礼乐制度,作为礼制的象征,青铜礼器在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不断创新,使用地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又一个巅峰。从出土的晋式青铜器可知,青铜器在当时应已成为商品。
展览内涵丰富,精品纷呈。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镜”七星纹铜镜、夏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妇好司母辛觥等都特别值得一看。
晋见中国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是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重点推介项目。
山西,地处华夏腹地,表里山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43万年前开始,山西大地上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连绵不断,与中华文明同生同成,同行同进。
百万年前,山西成为早期人类理想的栖居地,大河厚土的滋养下,远古人类斫石成器,渔猎采集;一万年前,先民抟土为陶,聚族成邑;五千年前,西阴彩陶远播,文明肇作;陶寺继踵,尧舜立都,“中国”初现。
夏商周三代,铸鼎象物,以器载道,崇礼重德。晋邦崛起,九合诸侯,屏藩王室,奏响时代强音。
秦汉续统,北朝兴替,以华夏之道守中致和,多元一体,奠定隋唐盛世之基。长城内外,丝路东西,平城晋阳,文明汇聚。
唐宋以降,承千年文韵,金石碑帖,篆隶楷草,神游翰墨,文以载道,展现华夏风骨意蕴。山右艺苑,繁星闪耀,经世致用,赓续华夏文脉……
展览汇聚百器叙事。循文明脉络,汇三晋珍粹,讲华夏故事,凝练“华夏文明看山西”宏大主题。四个单元相辅相成,“远古华夏”单元,追迹史前,百万年问祖,一万年寻根,五千多年探源,实证山西是华夏文明的直系根脉。彩绘龙盘、葫芦口彩陶瓶等文物,是当时山西独特的艺术精华。“范铸华夏”单元,聚焦夏商周三代,让青铜说话,揭示蕴含“秩序与和谐”的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山西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序列完整、种类齐全、风格独特、精品众多。从绛县西吴壁、闻喜千金耙,到平陆前庄、灵石旌介等夏商遗址,从晋侯墓地、闻喜上郭,到侯马晋国遗址等两周遗址,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丰富了华夏青铜文明的内涵,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范铸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文物赵卿鸟尊、刖人守囿车等,成为同时代的青铜精品。“多元华夏”单元,注目碰撞与融合的汉魏时代,以山西为中心区域的北方民族大熔炉,多元汇聚,中西交流,展现“开放与包容”的大国胸怀。汉代的胡傅温酒樽、北齐的黄釉胡人驯狮纹扁壶,都有鲜明的民族交融特质。“人文华夏”单元,观览千秋,中国的字,中国的瓷,中国的人,中国的创造。山右清风,金石碑帖,篆隶楷草,神游翰墨,文以载道,展现华夏民族的风骨和情感;三晋艺苑,风雅千年,釉陶、青瓷、三彩、琉璃、珐华、漆器,展示华夏文明的历史创造和艺术成就。
整个展览,通古贯今,让百件(组)山西文物说话,融合山水人文,展演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大唐东都
晋豫两省共同打造了“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汇聚百余件文物精品,还原了东都洛阳的一幅“新唐都”图景。
唐朝的国号与山西渊源深厚,太原是大唐龙兴之地,是盛唐的北都和北京,展览在太原展出意义非凡。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现存夏、商、东周、汉魏和隋唐都城遗址,错落分布于伊、洛两岸,呈“五都荟洛”奇观。东都洛阳是唐武周“神都”,唐玄宗“东京”,是盛世大唐的政治中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东方世界的中心和繁华的国际大都会。
大唐是古代中国的经典。东都皇居浩荡,留下了宏大的都城营建范例、白居易故居和惠济天下的“含嘉仓”等遗存。大唐东都留下的丰富文物,还原着盛世和晏的唐人生活样貌,还原着丝路繁荣、胡汉交融、万国来朝的盛景,还原着唐代的流行风尚和精神追求,再现了气象万千的大唐盛世,展现着海纳百川的中华气度。
“京洛皇居——唐代洛阳城”“盛世和晏——唐代的社会生活”“海纳百川——唐人的信仰与葬俗”三个单元,展示了洛阳宫城殿宇立体的轮廓和雄宏的风貌、文化汇聚和民族交融造就的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与唐人的精神家园。
琴瑟有清声
“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翰墨赋情,伉俪情深。是一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良好家风的主题展。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结为连理枝。古今艺坛,伉俪同善书画者不乏其例,他们既是人生的伴侣知音,更是艺术上的同道者。展览选取赵孟頫与管道昇、龚鼎孳与顾横波、谢稚柳和陈佩秋等元明清及近现代6对艺坛伉俪书画作品,千年观止。书法集萃篆、行、草,笔墨精到,气韵生动,绘画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卷、轴、扇等形式一应俱全,异彩纷呈,妙趣横生。
四大展览3个月的展出期间,还将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专题讲座和文化汇演,配套观众互动、教育体验、文创交流等活动。山西博物院以主馆的《晋魂》和青铜分馆的《吉金光华》两大基本陈列为统领,每年举办10多场临时展览,形成“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山西历史文化”“中国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主题系列,全面展示文物保护和科研成果,让文物说话,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凝心聚魂,积淀文化自信,接力新的征程。
扫描上面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
获取楼盘信息
进群聊房
- 相关阅读
加入买房砍价群
- 讨论购房话题
- 你问我答
- 专业讲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热点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