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太原:党的女儿心向党

太原新闻网  2025/07/31

近年来,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山西女兵连专题展》吸引了众多观者。不少游客参观后眼含热泪,纷纷表示:“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赢得了胜利与和平,我们一定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山西女兵连是从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走出来的一支红色队伍,共190余名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市,平均年龄20岁左右。李林就是山西女兵连的杰出代表。

归国求学爱国启蒙

李林,1915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她出生40天后,被亲生父母遗弃,侨眷陈茶领养了她。

李林4岁时随养母到印尼投奔养父李瑞奇,9岁时,李瑞奇将她送往自己创办的“中华学校”读书。当时,印尼是荷兰殖民地,华侨非常受歧视。在此境况下成长的李林,从小便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意识。

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愤恨和对祖国的无限憧憬,14岁的李林由养母陈茶陪同从印尼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居住在今漳州龙海石码,并在石码念私塾。

回国不久,李林考进著名侨领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从集美中学毕业后,李林又先后到杭州和上海求学。李林后来回忆说:“在那里,可以看到洋房大厦,也可以看到烂污狭窄的小土房;可以看到许多穿着西装、绸缎长袍在马路上大摇大摆的银行经理或公司的老板,也可以看到裸着体、赤着脚战栗着在道旁的穷人……我觉得作一个文学家还不是可以满足的。”那时的祖国正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李林反复探求救国救民的真谛。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世界知识》《大众生活》《妇女生活》等杂志,并写下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1935年8月,李林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193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入党不久,就响应中共北平市委的号召,和许多来自平津的青年学生一起,来到山西。

弃学投身抗战前线

李林从北平来到太原,就与中共山西工委接上关系。工委的同志告诉她,马上参加军政训练班接受军训。她去国民师范报到,编进第12连。这个连是唯一的男女合编连队,几乎全是从平津、上海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都比较活跃。这个连的女学员专门编了一个班(班长也由女学员担任),她们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武装起来的第一批女战士。

在连队,李林遵照工委的指示,大胆而谨慎地在学员中开展党的工作。这个时候,陆续有更多女青年来到太原。军政训练班专为她们成立了一个女生连——第11连,后来人们称为女兵连。这个连成立时,李林便被调来,一面学习一面兼任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期间的山西太原,社会复杂,各种力量交错。当时党内也相应出现了一股错误的“关门主义”思想,不敢放开手脚广泛联系社会力量,这与党中央提出的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相违背的。李林在担任牺盟会军政训练班第11连党支部书记期间,同特委的同志一道,抵制了“关门主义”错误路线,大胆吸收了不少先进的学员加入共产党,使得党在山西牺盟会里的影响日益壮大。

1937年5月,李林根据党组织的指示,提前结束了在军政训练班的军训生活。这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点燃了全国抗日战争的烽火,李林坚决要求到前线工作。牺盟会和党组织批准了她的要求,派她去大同。

这年5月间,牺盟会已经派了几位同志到大同,成立了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并根据中共山西省工委的指示成立了中共雁北地区工作委员会。李林到大同后,担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同时也参加党的雁北工委工作。

巾帼英雄埋骨他乡

到大同后,李林当即组建了一支120人的大同农民抗日自卫队,又在偏关创建了抗日游击队(雁北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为了迅速打开局面,李林常常整夜不睡觉,煞费苦心地计划着队伍怎么操练、怎么开展政治教育。不久,第八支队成为模范支队,李林也在雁北地区成功开辟出一片根据地。借助自身女性的优势,李林还将平鲁、偏关等地的许多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了妇女救国会,发展骨干力量。通过这些骨干,一大批妇女纷纷加入进来,抗日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经过开展一系列的群众工作,晋绥全民抗战形势蓬勃发展,部队也日益壮大。李林的队伍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这支队伍是和民众联合起来的,得到了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因此,部队在战斗中的需要,都能获得及时供给,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强敌。

1938年9月,敌人对晋绥根据地进行第七次“扫荡”,妄想困死和根除抗日武装。面对严峻形势,李林带领游击队发起了围魏救赵的奇袭岱岳之战。战斗中,李林不断从百姓那里获得敌情信息,轻车熟路地穿越一道道封锁线,成功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为了消灭第八支队,敌人不仅派出谍报人员化装成难民、乞丐、小商贩等,四处刺探消息,而且贴出悬赏告示捉拿李林。在边区群众的一次次掩护下,李林总是化险为夷。她说:“敌人枪炮再厉害,能对抗我们对地形的熟悉吗?敌人大军压境,能对抗老百姓对我们的拥护吗?”

1940年4月26日,在敌人的第九次“扫荡”中,怀有身孕的李林率骑兵为掩护战友和民众身负重伤,只身被围困于朔州市山阴县吴马营乡的荫凉山顶,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

李林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根据地军民无不悲痛,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李林牺牲的血衣,被辗转送到了延安。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当时的唁电中赞扬李林:“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新西北报》在《悼李林同志》的社论中,高度评价说:“有不少民族女英雄……但能指挥武装部队,领导工农群众与敌人冲锋陷阵、血肉相拼,一直坚持三年之久,创造了辉煌永远不可磨灭战绩的,恐怕只有李林同志了!”1973年9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山西大同时,赞誉李林是“中国的贞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李林烈士牺牲85周年。85年过去了,李林的精神如一座丰碑,矗立在人们心中。从漳州市到朔州市,由南至北,多地党员群众举行各类纪念活动,让英烈精神如永不熄灭的火炬,砥砺后辈勇毅前行。

扫描上面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西房地产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

关注公众号
获取楼盘信息
添加给利姐
进群聊房

加入买房砍价群

  • 讨论购房话题
  • 你问我答
  • 专业讲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热点要闻

热门楼盘

更多特色楼盘